我省番茄主栽品种有哪些?怎么种才能获高效?
番茄种植季,这些品种和技术需了解
王荣青 胡美华
番茄,茄科,番茄属,俗称西红柿,因其营养丰富、口感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大。番茄适应性广,栽培方式多样,是我省主要种植的蔬菜作物之一,全省各地均有栽培,常年栽培面积近30万亩。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条件的改善,我省选育、引进推广了一批产量高、品质优、耐贮运的优质品种,农民种植效益稳定提高。
眼下,正值大棚番茄播种、育苗与移栽重要时期。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番茄品种,农民朋友如何根据市场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品种?其实,番茄的品质、产量与品种、栽培环境、设施、管理技术等因素息息相关。在当前蔬菜产业结构性过剩的形势下,选择良种是提高品质、增加效益是重要手段,而不是片面地追求高产。现将我省主栽的番茄品种和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优化布局,优选品种。应综合考虑目标消费市场、播种茬口、销售途径等因素,优化越冬栽培、春提早栽培等模式,选择优质、综合抗性强的番茄品种。粉红品种可选择“天禄一号”“惠福”“浙粉712”“浙粉716”等;大红果品种可选择“浙杂503”“巴菲特”等,樱桃番茄可选择“浙樱粉1号”“黄妃”“红风铃”;水果番茄可选择“光辉101”“酸甜果”“杭杂603”等。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大棚越冬栽培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春提早栽培于10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播种。一般亩用种量7-8克,推荐使用72孔、32孔穴盘及商品育苗基质育苗,适当加厚覆盖土。播种后做好苗期温度、湿度、光照管理,掌握“两高两低”原则,出苗后要控制浇水,防止高脚苗,适当增温补光,提高秧苗质量。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的建议使用嫁接苗,砧木可选用“浙砧1号”和“浙砧7号”。一般5-6叶苗龄即可定植,定植前适当控苗,施好送嫁药肥。建议购买商品苗。
调理土壤,整地施肥。定植前加强土壤管理,通过水旱轮作、灌水浸田、高温闷棚、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节剂等,减缓土壤连作障碍,必要时采取棉隆、石灰氮等药剂消毒。亩撒施商品有机肥500-1000千克,高钾复合肥3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酸性土壤用钙镁磷肥20千克)。深翻后整平开沟,起垄畦宽1.2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左右。建议采用专用开沟起垄机,提高作业效率。
合理密植,调控植株。双行定植,株距35-45厘米,一般亩栽1800-2200株,铺好地膜。定植时需注意嫁接口的位置,不可将嫁接口埋入土中。定植后及时浇点根水,用土封闭种植孔,缓苗后一周内点施一次生根剂和水,促进根系生长。定植缓苗后到开花结果期,植株生长旺盛,易遭蚜虫、烟粉虱危害和多种病害侵染,要加强病虫害防治,警惕病毒病、疫病、细菌性病害发生。开花坐果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段,重点要抓好温度、水肥、控旺等方面的管理。及时绕蔓、打杈,防止养分分散,减少茎向下弯曲;及时打掉第一穗果下面的老叶,增加通风量和透光量,提高植株抗性。注意设施内温湿度环境调控,温度以20℃-28℃为宜,控制湿度,采取全棚覆盖;进入冬季后合理适期闭棚通风,温度下降后采取多层覆盖保温,必要时增温补光,防止低温冻害。
肥水运筹,提高品质。开花后合理坐果,采用熊蜂授粉,激素点花要注意浓度,温度高时浓度应低些,防止药害或畸形果;注意疏花疏果,每档果留3-5个,保证果实质量,留果不能贪多。根据生育季节长短和生长状况,结合灌水进行追肥,采用膜下滴灌施肥方式,施肥时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建议使用水溶性微灌专用肥。第一穗果坐住后,要及时追肥,施高钾型肥料(如10-5-35+Te),每15-20天施一次,施7-8次,每亩每次5-7千克。对旺长的番茄苗要及时控水控氮,同时配合喷施含钙、镁、硼等中微元素的叶面肥,促花、壮花、促坐果,注重钙肥和钾肥的补充,防止筋腐病、脐腐病等生理性病害发生。采收前适当控水,可以提高果实的风味品质。
省农科院蔬菜所 王荣青 省农技推广中心 胡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