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农科院专家助安吉余村解难题
工业地“增肥”复耕有妙招
邵敏 黄慧仙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长势良好的农作物,却生长于肥力极弱的工业地复耕田。“这多亏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和省农科院的技术指导。”余村原党支部书记胡加仁说,村里共有130亩左右复耕田,目前100亩已种上由省农科院专家带来的各类新品种。
然而,就在今年初,余村还在为工业用地复耕问题而烦恼。由于这些复耕的工业用地杂质较多,土壤层较薄,肥力较普通农业用地弱得多。
如何让农作物在这样的土地上长好长旺?余村请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农科院专家会商,最终由省农科院具体负责余村粮油作物种植技术指导。今年3月初以来,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团队到余村现场踏勘了“复耕水稻种植基地”“旱地作物改良示范基地”等板块,根据余村实际需求,对症下药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优良品种加适量适时施肥,配以合适的种植时间和方法,是我们解决工业用地复耕的重要手段。”作为团队负责人,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副所长阮关海说,种农作物之前,先施基肥,用以增强土壤肥力;种肥有利于成苗,而适量施一些苗肥,则能促进健苗生长发育。
此外,专家还规定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形成一定标准。如向日葵的密度在45×50厘米,水稻的株行距则为12×15厘米,这样既能保证一般的农作物产量,又能保证其顺利生长。
阮关海介绍,他们通过硫华菊与水稻搭配种植的方式,实现虫害的生态防控,减少农药施用,提升农产品品质。今后,根据前期试验结果,还将制定一系列科学生产指标,进一步实现余村农作物种植的标准化、规范化。
邵敏 黄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