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一群“治村名师”带出一批治村能人
邹姗琳
![]() |
江山市峡口镇“老带新”抢险救灾 |
![]() |
学习治村经验。 |
![]() |
邵小青带队入户做好农户思想工作。 |
![]() |
近年来,衢州市积极深化“导师帮带”机制,从省、市两级“千名好支书”“治村名师”中择优筛选19名市级治村导师和112名县级治村导师成立“治村名师联盟”,为其他村干部、党员“传经送宝”,带动全市村干部队伍整体建强。
“一人一品”特色教案
村歌治村、“三千万精神”、“五行”治村法……7月17日,在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乡村振兴综合体“村社党组织书记谈治理”云讲堂上,7名“治村名师”结合工作经验和体会,带着自己的“法宝”为全市村干部上课。
“台上讲得精彩,台下听得过瘾,最大的感受就是差距很大,启发也很大。”“云讲堂”一结束,柯城区万田乡余家山头村党支部书记余志红在工作本上端端正正写下了“风风火火做事,坦坦荡荡做人,勤勤恳恳为民”18个字。
衢州市、县两级组织部牵头有关部门、乡镇(街道),“一对一”“点对点”指导每位联盟导师根据自己的治村成果经验,至少总结出一项独具特色的工作法,并编印“治村战法”系列书籍、拍摄“治村我有一套”短视频、开设“群英谱”微信专栏,推动治村经验进讲堂、进党课、进脑袋。
常山县新昌乡“早上好”书记陈重良与结对的对坑村“两委”干部一起,推进总投资200多万元的拆后利用项目顺利开工落地;在龙游县石佛乡石佛村党支部书记汪永胜的鼓励下,“结对徒弟”杜山坞村党支部书记翁炳炎主动“揭榜挂帅”杭衢高铁土地征迁任务,20天内该村涉及的46户全部征迁完成……在衢州,一个个工作战法在“治村名师”的推广下结出了丰硕成果。
“1+N”帮带联盟
“我们村积极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来化解’……”在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的千年古银杏树下,省委委员、金星村党支部书记郑初一向前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金色党建联盟”党员讲述“银杏树下话党恩”。6月22日,开化县成立了“金色党建联盟”,涵盖行政村、企业、学校等8个党支部,实现组织共建、党员共管、阵地共享、活动共办等,联盟书记就是由“治村名师”郑初一担任。
衢州市通过市级层面成立“导师帮带”联盟,各治村导师按照发展定位类似、地理位置就近的原则,吸收10至15名培育村、后进村、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以及新任年轻村党组织书记加入,结为师徒、帮带成长。
在江山市书香大陈党建联盟,“村歌书记”汪衍君向联盟内5位村书记传授用村歌教化人心的独特经验,带动大陈乡由“一枝独秀”变为“六星闪耀”。目前,衢州市已成立区域帮带党建联盟68个,通过以强带弱、以老带新,在党建提升、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互联互助、共建共促,实现共同发展。
“一线攻坚”实战锤炼
在衢江区浮石街道杭衢铁路项目土地征迁现场,“治村名师”邵小青带领6名村支书组团来到邻近的元桥村开展土地征迁现场教学。“平时都是观摩学习,这次难得有‘上手实践’的机会,当然要更加珍惜。”很快,20余亩土地、2穴坟墓的征迁任务在一周内顺利完成。
在总投资36亿元的柯城区石梁镇奥陶纪项目现场,“名师”郑胜与其他10名村党组织书记组成了攻坚团队,联合推进涉及110余户的征地拆迁任务;在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移民小区道路硬化项目现场,来自长山源村的“老师”柴树林正传授争取项目资金经验,成功向市移民办争取到了3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衢州市注重从实践案例出发,精心打造49条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15个兴村项目等,作为导师帮带实训基地,让学员在乡村振兴、项目攻坚一线提升治村能力。
此外,全市还开设了“焦点论坛”,市县组织部门根据工作重点,结合反映较集中的治村难题,每月确定1个焦点话题,请具有相关专长的导师上台授课。今年来,全市“治村名师”开展主题宣讲454场次,实训村党组织书记1933人次,带出了一批“矛盾调解能手”“项目攻坚能手”。邹姗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