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农民信箱 A07 2020-08-221 2020年08月22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7版:农民信箱

浙江6部门联合出台政策

让困难群体不再“因病致贫返贫”

  8月4日,省医疗保障局、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扶贫办等6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高质量做好医疗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全省县域内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费用要实现“一站式”结算全覆盖。

  《通知》要求,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全面资助困难人员参保缴费。民政部门认定的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包括纳入低保、低边的因病致贫等支出型贫困对象)参加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按标资助、人费对应,及时划转资助资金,确保应保尽保,精准到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医疗救助所需资金由所在地县级财政负责保障。

  根据《通知》,民政部门负责做好困难人员认定和信息共享。财政部门负责做好医疗救助资金保障和监督管理。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做好困难人员统一诊疗路径和规范转诊工作。扶贫办协助做好低收入农户享受医保政策情况的监测,并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和配合。税务部门负责做好困难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费用的征缴工作。医保部门负责牵头做好医保扶贫工作。

  据了解,目前我省已建立了完整的国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参保人可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社会福利,但是“因病致贫”现象尚未完全杜绝。比如,有的参保人遭遇大病、罕见病,不得不使用《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以外的药物,动辄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的医疗费无法完全在现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合规支付范围内解决,病人及其家庭仍面临巨大经济压力,甚至造成全家陷入困境。

  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有特困供养人员29608人、低保人员632913人、低保边缘人员224515人,共计893036人,全部实现基本医疗保险资助参保,资助资金达4.03亿元;医疗救助困难群众累计达378.76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6.52亿元。

  《通知》提出,要稳定巩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全面落实困难人员医保待遇,适时把大病患者治疗亟需的高值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民政、扶贫办、医保、财政等部门共同做好困难人员大额医疗费用临时救助工作。在全省各县域内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均应实现“一站式”结算。困难人员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并加快推进长三角异地直接结算,积极探索医保扶贫长效机制,让4类困难群体不再“因病致贫返贫”。

  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