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星空,我是真的英雄
——浙江美丽乡村夜经济的三个样本探访记
李军
皎洁月色溪边照,乡韵古村人如潮。
以“夜”为时间节点的乡村经济新模式,正在浙江广大的美丽乡村悄然兴起,成为助推村庄繁华、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乡村夜经济发展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时代之变,凸显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10多年来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夯实着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基础,发展美丽乡村夜经济,可谓正值风口、恰逢其时。
为加快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抢抓国内“大循环”市场机遇,日前在永嘉举行的全省美丽乡村夜经济推进会提出了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夜经济先行省的新目标,并推介了12条全省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路。
近日,记者探访了其中的3条精品线路——安吉蔓塘里、江北达人村和椒江大陈岛梅花湾,了解它们发展美丽乡村夜经济的故事与经验,与读者共飨。
安吉蔓塘里:
“大地之光”闪闪亮
傍晚6点30分,热浪渐次褪去,安吉县灵峰街道剑山村蔓塘里自然村准时“亮”了起来。别出心裁、颇具意趣的灯光秀,让这里的农房、树林、池塘等焕发出“夜”的独特魅力。
“去年7月13日,蔓塘里‘大地之光’文创灯光项目开始试运营。至今,已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实现营收400多万元。”“大地之光”艺术公社负责人朱少杰告诉记者,本月以来,每晚都有上千游客前来村里游玩。
发展美丽乡村夜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强村富民。一年多来,蔓塘里在当地政府引导下,积极发挥美丽乡村先发优势,着力提升夜经济硬件水平,构建起了“村集体+工商资本+农户”的利益分配模式。
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入股,农户作为股民参与。项目方每年给村里80万元保底租金,门票收入如果超过80万元,再给村集体提成10%,当地村民还可获得门票收入3%的分红。且项目运营所需的大部分员工都聘用了本村人,实现了村集体、村民、业主三方共赢。
“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我们贯彻‘最少干预’原则,最大程度保留蔓塘里的村容村貌,尽量不干扰村民的正常作息。”朱少杰说,通过“灯光秀”的形式,把村内零散的资源串成片,因时因地布置景观节点,用艺术的形式“变物为景”,目前夜晚的亮灯到10点结束,做到了“景美人和”。
在“大地之光”项目助力下,去年剑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8万多元。村党总支书记丁其军认为,蔓塘里的实践证明,坚持“两山”理念,发展美丽乡村夜经济,是促进乡村建设向乡村经营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就地就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举措。
“此次入选全省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我们倍感振奋。”丁其军表示,今后,要将蔓塘里的夜经济活动搞得更好,更好满足游客消费体验的多种需求,让游客“夜有所乐”、乐此不疲,助推当地美丽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江北达人村:
市民夜游“新地标”
穹庐月光绢柔,乡间灯火星明。
夏夜中的宁波市江北区甬江街道畈里塘村“达人村”,灯火璀璨,游人簇簇。采用艺术灯光仿真技术形成的黄金稻田、星空穹顶、萤火虫之海、达人水秀等田园特色夜景,为人们带来了美妙的视觉享受。大家一边悠闲游玩,一边品尝宁波汤圆、宁海麦饼、奉化千层饼等乡野美食,消暑纳凉,其乐融融。
达人村,由浙江达人旅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打造,是宁波市首个田园综合体。据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达人村以“身在都市、梦回原乡”为宗旨,融合了节庆庙会、田园风光、美食小吃、民俗演艺、童话世界等项目,重点突出田园夜色与宁波地方特色文化,集休闲旅游、创意农业、民俗演艺、亲子体验、田园社区等功能于一体。自2018年9月28日试营业以来,不断兴盛,成了甬城市民夜游、休闲、观光的新热点。
经多年努力,畈里塘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既规范了村庄的建筑形态、提升了自然景观,又带动了当地瓜果蔬菜等农产品的销售,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重效益不断凸显。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顺势重磅推出的达人村系列夜游项目,弥补了宁波市中心以乡村为特色的夜游市场空白。”畈里塘村党总支书记郑昌海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村里高度重视农旅融合发展,通过旧村改造、项目引进等务实措施,有目的地对村庄进行保护和利用。结合自身的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突出规划引领,明确功能布局、配套业态,进行美丽乡村夜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开发。
“立足打造‘宁波城市花园’,达人村的有益实践,已在周边乡村形成了示范效应。不但提升了‘阿拉’宁波人和外来游客的游玩体验感,还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真切地提升了农民兄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郑昌海说,去年,畈里塘村实现集体收入78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7万多元。
椒江梅花湾:
海岛渔村夜色美
华灯初上,一家家海鲜大排档和特色酒吧内,大陈黄鱼等各类海鲜散发着“海”的气息;颇具历史的老建筑、石厝小屋等民居,风格迥异……沿着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岛梅花湾村的海岸线行走,既可品尝海鲜佳味、端坐听海,又可远眺灯塔渔韵、欣赏海湾风情。这一番美好的海岛渔村夜境,透出让人向往的魅力。
梅花湾村位于下大陈岛集镇区,因周边港湾形似梅花而得名,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近些年来,借着美丽村庄建设的东风,该村大力发展海岛旅游,先后获得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省级旅游特色村、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等荣誉。
“我们梅花湾是大陈岛的‘门面’,游客上岛首先看到的就是这片港湾。”村支书陶钺告诉记者,该村立足旅游资源禀赋,积极整合盘活存量土地和房屋,吸引对接重点项目,村域旅游发展硕果累累。大陈岛省级地质公园陈列馆、大陈海鲜大卖场、大陈镇党群服务中心、大陈颐养中心等一批项目,先后在该村落地建成。
“尤其是由椒江旅游集团投资的梅花湾亮化工程,一期已于去年下半年完成,亮化了海城酒店至灯塔沿线建筑的外立面及主要节点,为我村发展海岛渔村夜经济增添了不少亮色。”陶钺说,眼下正值海岛旅游旺季,近几个星期以来,连工作日的夜间游客也明显增多了。
目前,大陈岛上的大部分餐饮、住宿都集中在梅花湾村。亮化工程在带火了夜间游的同时,还助推了村庄餐饮住宿业的发展,提升了村庄夜间生活的烟火气,为村民跳广场舞等娱乐健身活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预计到10月份,梅花湾景区工程的重要一环——大陈岛梅花湾海岸亲水栈道工程将正式完工。”陶钺说,该项目改造美化的岸线长约467米,届时将为村庄的夜游活动再添一个好去处,进一步激活海岛乡村夜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