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高校联手攻关玉米大豆间作机械
为增加大豆产能开发“利器”
李迪 盛利
此前,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团队花费了近20年,创建出选品种、扩间距、缩穴距为核心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让玉米大豆双高产成为现实。但是,该技术目前在我国规模化粮食主产区推广还存在明显短板。此次联合攻关,将着眼解决现有机具作业效率偏低、智能化程度低的关键难点。杨文钰说,在东北、黄淮海等规模化粮食主产区,如果有20%的种植地推广该技术,玉米产量不变,可增加大豆产量1386万吨;如果有80%的种植地推广该技术,可增加大豆产量5544万吨。“如果合作研发成功,在保证玉米产能前提下,机具效率提高后大豆的产能潜力巨大,可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提升大豆自给率。”
陈学庚表示,当前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我国只有18亿亩耕地,靠增加耕地来提高大豆产量难度很大,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开启了不增加耕地条件下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潜在空间,若开发出配套适用于此项技术大规模种植的农机,对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推进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科技日报》 李迪 盛利/文 2020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