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产业 A03 2020-08-011 2020年08月01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3版:产业

百年种植史,万亩桃花源,年产值5亿元

奉化水蜜桃:从特色产业到城市名片

  又到一年水蜜桃收获季。日前,在宁波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林家村的桃子市场里,一筐筐新鲜采摘的水蜜桃整齐摆放着,白里透红的“白凤”“赤月”,颜色绯红的“湖景蜜露”,散发着阵阵怡人清香,前来选购的市民、商贩络绎不绝。

  1883年,当奉化溪口镇三十六湾村的农户张银崇从上海西门黄泥湾引进首批“龙华”水蜜桃,选育培植“玉露”桃时,他根本没有想到,这只小小的水蜜桃在百年后,竟会栽遍奉化的数万亩田园,跻身中国四大名桃之列,成为宁波农产品的一张耀眼“名片”。

  特别是近20多年来,奉化水蜜桃在继承优良基因基础上,坚持品质改良之路,做大做强桃产业,书写出新的“蜜桃传奇”。如今,奉化水蜜桃种植面积达5.3万亩,年出产鲜果4.5万吨,年产值5亿多元,成为奉化1.5万多名桃农的“钱袋子”。

  引育新品扩基地,提升桃品质 

  奉化区西坞街道下畈村德馨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宁波市最大的桃园,总面积达500亩,以中熟品种“湖景蜜露”为主。公司董事长陈春发介绍,为保证桃子品质,果园采用无公害种植模式,土壤翻耕、除草、治虫、选果等环节实行全程机械化,每亩果园仅栽种30株桃树,为的就是让桃树得到更好的阳光雨露滋润。

  新中国成立伊始,奉化水蜜桃种植面积不足2000亩,每年鲜果产量仅为200多吨,且只有“玉露”一种品种,能吃上水蜜桃是件稀罕事。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奉化水蜜桃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特别是1996年之后的10年间,奉化水蜜桃迎来快速发展期,种植面积从近2万亩增加到4万亩,翻了一番。

  1984年,奉化从江苏引入“湖景蜜露”品种,经过不断选育、改良,成为奉化水蜜桃的当家品种。“湖景蜜露”继承了传统“玉露”桃水分足、香气足、甜度高的特质,而且外形靓丽,更适宜长途运输和保存,成为农户的致富果。

  20多年来,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先后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全面合作,开展了水蜜桃新品种选育、高品质栽培、品种提纯复壮、产后处理、数字化种植及溯源等项目的科研实验和推广,累计引进水蜜桃新品种56个,选育出“丹霞玉露”“新玉”“黄金系列”“圆梦”等优质新品种12个,累计推广种植面积4万多亩,占总面积的80%以上,形成了早、中、晚熟相配套的30个主栽品种体系,供应期延长到120天。

  此外,奉化区还创新建立了“一轻、二重、三疏、四套、五防”的水蜜桃栽培技术体系,制定《水蜜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标准》,为全区水蜜桃栽培技术科学化、标准化、优质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奉化大力推进传统种植区域的水蜜桃提升示范工作,在溪口、萧王庙、锦屏等地建成了5个面积5000亩以上的水蜜桃现代示范园区,发展了新建、林家、西圃、沙堤等11个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水蜜桃专业村,形成村村相连、集中连片的水蜜桃生产基地,新增种植面积1.38万亩。

  精品蜜桃论个卖,打响桃品牌 

  在奉化凌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20多米长的传送带循环滚动着,一大筐桃子经过分拣机的挑选,按照糖度、单果大小被自动分类到4个格子里。总经理沈国军介绍,工人还会逐个查看分好的桃子的外观形态,剔除有疤痕的果子,再装进专用的包装箱,用冷藏车发往各地,确保消费者拿到的个个都是颜值高、味道好的精品果。

  早在1996年,奉化就荣获了“中国水蜜桃之乡”称号。1998年,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注册了“锦屏山”商标,制定奉化水蜜桃地方标准,申请了原产地保护标记,实行“四统一”,以品牌拓市场。2010年,“奉化水蜜桃”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审定。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和电商的兴起,来自江苏、山东等地的桃子大批进入浙江市场,与奉化水蜜桃“贴身肉搏”。“在各地桃子同场打擂的情势下,低价竞争没有出路,必须走精品化路线,以高品质来应战,树立奉化水蜜桃的市场美誉度。”奉化区农产品品牌创建中心负责人王明亚告诉笔者。

  去年,奉化区推出全新的奉化水蜜桃精品品牌“欢喜奉桃”,设计了一个和蔼可亲的年轻桃农“阿欢”卡通形象,寓意幸福甜蜜。王明亚告诉笔者,今年区里引进了新的销售推广团队,并从单果重量、糖度、外观等指标,为“欢喜奉桃”制定了严格的选果标准,采用分级售卖,使精品奉化水蜜桃从“论斤卖”转向“论个卖”,顶级“欢喜奉桃”6个装一箱的售价可以达到588元。

  从6月下旬桃子开摘起,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奉化先后举办了水蜜桃品鉴会、蜜桃音乐节、蜜桃市集等8大系列活动,区领导亲自上阵,直播带货,为奉化水蜜桃吆喝。新组建的奉化区慈行公司负责人王君辉告诉笔者,公司与网易严选、天猫、阿里巴巴等平台开展了深度合作,通过多渠道宣传,设立旗舰店,主攻长三角城市高端消费市场。

  节庆为媒促融合,做强桃经济 

  站在奉化区锦屏街道九岙桃园的桃山上,桃林层层叠叠,远眺可见奉化城区美景,水塘边竹林摇曳,构成一个“世外桃源”。桃园主人应士锋告诉笔者,桃园建了气象站,引入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系统,是宁波市唯一的智慧桃园基地,“我们还建了木屋和观景步道,除了卖桃子,还准备发展桃园休闲经济。”应士锋说。

  2016年,奉化将溪口水蜜桃节和萧王庙桃花节整合为区水蜜桃文化节,以“桃”为牵引,以节为媒,大力发展“桃经济”,从卖“桃”到卖“休闲”、卖“文化”,成功塑造了“桃花之乡”城市品牌形象,探索水蜜桃产业融合之路。

  “每年‘五一’前后,我们到桃园收集农户疏果疏下的幼桃,做成特色甜品,很受市场欢迎。”宁波市圆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钟雪珍告诉笔者,今年公司将新建一条年产50万瓶水蜜桃饮料和5万瓶水蜜桃果酒的生产线,能够解决200吨剩果的出路,推动桃产业发展。

  春赏桃花夏品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近年来,奉化区的桃产业链蓬勃发展,引进专项人才,开发出桃花瓷器、蜜桃手工皂等各类产品,传播“桃文化”。借助桃花经济和蜜桃经济,当地的休闲乡村旅游也风生水起,农家乐、民宿顾客盈门。桃农范海君说,桃园里的160多棵桃树被游客认养,桃子还在树上就找好了“婆家”,“用心种好桃子,日子越过越甜!”范海君感叹道。余建文 严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