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措并举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史上首次!四位农民喜获正高级职称
李曜清 程益新 杨怡
本报讯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本年度农业正高级职称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这是人社部和农业农村部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后,我省首次承接农业正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在这份109人的名单中,出现了新气象,有4位农业主体光荣“上榜”,成为我省首批获得正高级职称的“职业农民”。
“这次能通过正高级职称资格评审,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我是从事育种工作的,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试验的种子里,最终能成为产品的种子,或许只有1%。”这次通过正高级职称资格评审的4位农业主体之一、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薄永明表示,正是凭着对这“1%”的坚守,近5年来该公司培育的种子已推广种植250多万亩,累计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达30亿元。
浙江白中王绒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绍兴综合试验站站长麻剑雄,带领团队在总结前辈育种的基础上,成功培育了国际领先的国家级新品种——“浙系长毛兔”,为我国摆脱对外来长毛兔品种依赖和提高我国长毛兔生产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浙系长毛兔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畜禽主推品种,并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得知自己的正高级畜牧师资格获得通过后,麻剑雄直言“有些意外”。他表示,作为一名在企业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能获得政府部门的专技资格认定,一定要加倍努力,更好服务产业、服务农民,让更多的人通过养殖长毛兔增收致富。
据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负责人介绍,因为是第一年承接农业正高级职称资格评审工作,他们与省人社部门经过多轮会商,科学确定评审条件和量化标准,坚持突出政治品德和工作实绩,坚持激励基层一线和农业主体,并对每位评审对象按分类评审原则进行量化评分,严格把关。
近日召开的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人才工作专题会议指出,人才是推进“重要窗口”建设的战略性资源,也是检验“重要窗口”成色的引领性指标。我省历来十分重视“三农”人才培养,农业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才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源,也是目前我省推进乡村振兴的相对薄弱环节。下一步,要坚持“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导向,通过职称评审向一线倾斜等多种途径,聚焦乡村人才“引、育、留、用、管”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打造引领型、开放式、多元化、可持续的“三农”人才队伍,为各类人才在广阔农村创业创新提供更好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