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一砖
近年来,泰顺县坚持市场导向、融合发展和绿色引领,构建现代茶产业体系,从推广、保护到增值,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三杯香”茶作为泰顺的地理标志产品,是推动泰顺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三杯香”共富茶文旅融合发展为例,提出加快茶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茶旅融合发展现状
在“三杯香”共富茶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泰顺自始至终把“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作为立足点,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茶传统民俗文化,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擦亮“三杯香”共富茶文旅融合品牌,打造“中国最美茶园”。
茶产业提档升级,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文旅元素融合到茶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以融合推动茶产业提档升级。一是注重原产地保护。重点在罗阳、仕阳、雅阳、彭溪、东溪等乡镇,建设“三杯香”原产地,涉及从业人员4.1万人。二是注重基础设施提升。按照“茶园景区化、茶旅一体化”思路,在老茶场改造过程中增设观光体验茶园,在生产车间配置游览通道,高标准建设茶旅示范园,先后建成茶主题公园1个、茶旅示范园6个(其中仕阳万排茶园获评“中国美丽茶园”);培育茶旅示范企业5家,建成茶特色小镇2个、茶旅示范村10个。三是注重产品推介投入。借力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举办“走走泰顺、一切都顺”旅游品牌推介会,同步开展“三杯香·共富茶”品牌推介,成功推出多条茶旅精品旅游线路,直接带动农户1.2万多户,辐射带动6万茶农增收致富。
茶文化影响力提升,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与“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交织叠加,赋予了茶文化更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一是唱响茶歌。泰顺是世界经典名曲《采茶舞曲》的创作诞生地,通过承办全省茶歌大赛等文艺活动,做足做深茶歌文章,做到“因茶而歌、因歌兴旅”。二是打响品牌。通过品牌整合,赋予“三杯香”共富、优质、国品等文化内涵,先后荣获国际名茶金奖等近百项荣誉,泰顺“三杯香”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从2011年的4.17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24.62亿元。三是提升茶技。建立茶叶院士工作站,举办茶叶生产加工、茶艺、茶叶审评等培训班,通过科技创新、技术赋能实现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2023年“三杯香”制茶技艺入选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泰顺传统茶种植系统入选浙江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库名录。
茶效益互惠共享,拓宽文化旅游融合渠道。一是宣传上同心同向。投入相应资金,借助各类文旅宣传平台,开展泰顺“三杯香”线上线下品牌宣传。二是合作上互惠互利。与主流媒体、中国茶叶博物馆等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战略合作,实效效益的同步共享。三是活动上多姿多彩。每年开展茶产业“四会四赛两活动”品牌提升活动(即每年组织茶企参加3场以上茶博会、一场品牌推介会、一场茶产业发展研讨会、一场“三杯香”茶品鉴会;开展一场采茶比赛、一场加工技能比赛、一场茶艺大赛和一场茶知识大赛;组织一次“茶文化交流”活动和一场“茶旅体验”活动),在提升“三杯香”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吸引更多人来泰旅游,真正实现“走出去、引进来、带出去、留下来”。
茶旅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茶产业是泰顺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推动泰顺全域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张金名片,要全面有序推进茶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实施产业融合、品牌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等四大工程,进一步打响“三杯香”茶旅品牌,逐步把泰顺建设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现代茶业旅游强县。
坚持项目化建管,培育融合发展主体。一是强化基地建设。通过主推香菇寮白毫等适制“三杯香”茶的优良品种,落实强农惠农助推共同富裕“直通车”政策,配套建设路、沟、渠、蓄水池等设施,打造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管理水平先进的优质高效生态茶园。二是强化龙头培育。积极搭建平台,针对性组织考察学习,不断拓宽提升龙头茶企视野与境界。加强合作、交流,全面打造泰顺茶业抱团机制,促进茶企间、茶人间相互提携与支持。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型、规模型、带动型的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使之在带动农户推进规模生产,实施产业化经营,开拓市场等方面发挥作用。三是强化产业融合。依托县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地打造集休闲、品茗、观光、养生于一体的多功能花园式茶园,助推以旅兴茶、以茶促旅。同时,进一步挖掘潜力,建立招商项目库,在精品茶园、茶旅融合、茶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招商引资,加快传统茶产业转型发展,真正做深茶旅融合文章。
注重品牌化营销,充分发挥融合效应。要积极培育茶叶营销龙头企业,引导泰顺县茶叶龙头企业抱团走出去,培养一批专业型茶叶销售人才,全面打通中高端茶叶市场。一方面,统筹谋划要素资源,加快推进本土茶叶交易市场建设,规范“三杯香”专营店补助标准,在支持茶企在全国大中城市开设“三杯香”专营店的同时,鼓励茶企在网络上开设“三杯香”旗舰店,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发展网上交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形式,通过打造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营销网络,推进泰顺茶叶“走出泰顺”。另一方面,抢抓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机遇,全面推进“走走泰顺、一切都顺”县域旅游主业化进程,有效提升旅游吸引力和“三杯香”品牌效应。
坚持现代化先行,加快产业数字变革。一是推进数字化改革。围绕全县茶业全产业链布局,建设“三杯香茶产业数字化平台”,通过整合相关涉茶数据,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宣传推广线上服务体系。二是打造宣传展示服务综合体。开展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完善和拓展公共服务功能、加快打造创意设计、技术创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创新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等九大体系建设,推动以“三杯香”为代表的泰顺茶叶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集聚、提升,全面提升茶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三是强化技术创新。通过科技合作,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展茶食品、茶提取物等深加工产品研发,从单一生产绿茶向开发茶饮品、茶糕点、茶菜品等领域延伸和拓展,不断提高茶叶附加值。
聚焦要素化驱动,实施人才培育工程。一是加强基础产业生产加工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打通茶学职业教育升学通道,实现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的横向贯通,培育一批茶文旅研究、营销策划、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二是加大人才招引,重点招引一批兼具茶文旅融合的优质企业,在产业管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方面吸收一批专业性人才。三是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工商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等人才回乡创业,在促进茶文旅经营方式提升和革新的同时,融合泰顺旅游特色和精华,推动“三杯香”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提升创新。
作者单位:泰顺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