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智慧印章”让小微权力运行更有“章法”

农村信息报 2024年11月09日

  杭州市萧山区针对村社公章管理中存在的“少批多盖”“盖空白章”“人情章”等漏洞,首创“智慧印章”管理系统,实现对村社传统印章“审、用、管、督”一体化闭环全流程监管,将基层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智慧印章”以村级印章管理为切入点,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实体印章便捷性和电子印章便于管理特性的综合集成,重塑基层公权力运行机制,实现了印章从“牛栏关鸡”到数字化精准管理的转变,助推清廉村居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监管“全闭环”,实现基层公权规范化。一是锁定传统公章,从严“管章”。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印章”用电子套筒锁住实体印章,固定安置在村委、经联社、党组织的办公场所。“智慧印章”日常处于锁定状态,用章审批通过后,设备会自动解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用印次数、时间、地点的严格限制,一旦超过限制范围,智能安全设备就会自动锁定,阻隔盖章人员违规盖章。二是重塑审批流程,依规“审章”。“智慧印章”搭建手机端和PC端用章审批渠道,围绕基层176个用章事项,重塑村社公章使用审批流程。发起用章申请时,用印人需填写用章事项、用章种类、用章次数、用章地点等关键信息,并上传需盖章原文件,智能终端会自动对盖章人、文件内容、时间等关键信息采集记录并上传,以此实现远程规范审核。三是自动建立台账,有据“管章”。针对用印环节的“谁在用”“在哪用”“为何用”等关键要素,依托自带的监控设备和定位系统,“智慧印章”自动对盖章人、文件内容、盖章时间等关键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并加密上传至镇(街道)政府数据中心,满足用章全过程留痕记录台账的使用需求,方便上级纪委加强事后监督,实现用印过程的全方位监管。

  场景“多融合”,实现基层管理协同化。一是数智监管基层小微权力。“智慧印章”与“码上工程”等数智系统进行数据碰撞,对同一重要事项,多方路径比对,实现对高频中标、应招标未招标等异常现象预警通报,横向贯通各垂直条线工作,实现多跨协同管理。二是创新基层管理模式。在“智慧印章”审批流程中嵌入管理功能,提高对基层的管理力度和监督强度,如在“非粮化”整治、违法用地整治、农民建房管理等工作中,通过前置嵌入权限遏制违规问题,推动实现基层管理的高效协同。三是挖掘集成数据潜力。通过OCR技术实现对所有盖章数据的抓取,并对所有基层公权力事项进行归集和汇总,精细化分析挖掘基层用印数据价值,服务基层协同管理。例如对劳务用工等村级重要用章事项,从劳务种类、劳务人员等方面进行精细分析,对村社用工计划等进行优化,以减少重复用工、无效用工等情况。

  应用“强赋能”,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一是构筑小微权力“防护墙”。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印章锁定在智能设备中,只有通过审批才能解锁,严格限制盖章范围,离开监管视线后印章强制锁定,杜绝“偷盖”“私盖”情况,切实减少了村社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二是打造服务群众“高速路”。“智慧印章”提供高效便捷的用印服务,村民可在“智慧印章”自助申请用印或由印章管理员代为发起申请,现场等待完成后即可盖章,实现群众审批用印“最多跑一次”,盖章花费时间由原来至少半天,缩短为5分钟内。三是争做典型示范“领头雁”。“智慧印章”已列入浙江省首批“一地创新、全省共享”项目,相关经验获评浙江省“十项重大工程”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本版稿件由省委农办秘书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