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七色土 A06 2022-11-261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6版:七色土

山村网红眉长叔的幸福生活

  任迎春/文

  “过去的人是聪明的,田岸栽豆,田里种稻,有双皮(“皮”为乡音,意为“重”)收入。”近日,刷抖音时,看到眉长叔用景宁方言讲述当天中午采收黄豆的短视频。

  视频里,深秋的野外,晴空万里。老人赤脚站在水田里,挽着裤脚,收割好田岸上成熟的黄豆后,接着捆绑成团,然后挑着黄豆秸秆,精神抖擞地走过狭窄曲折的田岸、满是稻茬的水田、陡峭的山路……听着他浓重的乡音,一股熟悉的乡间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采收黄豆很累,不仅要忍受蚂蟥等水虫叮咬,黄豆秸秆的绒毛还容易粘染到人的眼里、口里、鼻里和身上,奇痒难耐。但看着视频里眉长叔那么轻松地采收黄豆,似是一种享受,那是真正热爱劳动的人才有的神态。

  眉长叔的表现,让我从心底里对他肃然起敬。眉长叔是景宁县梅岐乡古楼自然村的村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原名沈廷美。他之所以用这网名,是因为他双眼眉毛长得又粗又长又黑又浓。

  我是2021年冬天跟着朋友到眉长叔家去杀牛认识他的。那天,车子从景宁县城出发,径直往东驶去,先上山后下山再上山,一路蜿蜒,绕了一个大大的“Z”形才到。

  古楼村坐落在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小山岗上,全村十多幢木头房子依山而建,眉长叔家位于村头公路上边,系一幢两层木屋。那天,阳光灿烂。站在眉长叔家前,放眼远望,天空湛蓝湛蓝的,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阳光下,眉长叔和亲友正忙着宰杀一头黄牛。“我这黄牛有500多斤,一直放养在山里,吃山中青草,牛肉结实精瘦,特好吃。”眉长叔说。中午,眉长叔一家,给我们烹制了一顿美味午餐:一锅牛杂,一锅牛肉,一锅猪脚,一锅豆腐娘,还有家酿红酒、糯米赤豆饭,外加青菜、萝卜、长豇豆干、土豆干、蒲干等自个种植的蔬菜。面对一大桌山珍佳肴,再加上主人的盛情,我们放开肚子,饕餮一餐。

  饭后,我绕着村子转了一圈,发现整个村只住着几位老人。后来证实,这个曾有240人的村庄,现只住着8位老人,最年轻的还是个残疾人。眉长叔说,村里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搬迁。他的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在外地成家立业,子女们都叫他夫妻俩去他们家里居住,可他夫妻俩哪都不去。全村就他夫妻两人传承了世代沿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种生活:田里种水稻,园里种蔬菜,山里种番薯等。同时,在山上养黄牛,在田里养甲鱼,在家里养狗、兔、鸡、鸭、鹅等畜禽。

  2018年,大女儿送给眉长叔一部手机,他就用手机跟孩子们微信聊天。一有空,他就拿出手机,摸来摸去,突然发现,拍摄视频发朋友圈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自个乐,别人也乐。渐渐地,他拍摄上瘾啦。

  发现抖音的强大功能后,他就经常向孩子们请教,慢慢地开始自己拍摄制作短视频。眉长叔的抖音跟别人不同,大多拍摄各种耕作场景,是乡音乡情的再现,说的都是景宁方言,让人倍感亲切。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自己对劳动和生活的体悟,传递“劳动着是美好的”这一观念;或是讲述一些生活方式,如端午粽的制作等,富有地方特色,吸引了不少人围观。其中一个制作清明果的视频,阅读量高达230多万人次。不知不觉中,眉长叔渐渐成为景宁知名网红。2021年,在丽水市政府举办的抖音APP“丽水宝藏古村”大赛中,他荣获“丽水宝藏古村”推介员称号。

  眉长叔说他之所以会拍抖音,得益于现在太平安稳的社会,让他过上了想咋过就咋过的生活。“作为一个农民,我现在过得是最幸福的生活!村里有的是土地,只要肯花力气,种点啥、养点啥,肯定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