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一版要闻 A01 2022-11-261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1版:一版要闻

机械强“油”更高效

  □本报记者 沈璐兰

  眼下,之江大地正唱响秋收冬种之歌,力扩冬闲田油菜种植面积成为主基调,“机械强农”更是为拎稳浙江“油瓶子”添足底气。

  11月初,记者在湖州吴兴稻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基地看到,稻田里一行行垄沟开得笔直整齐,负责人尚年军正带着徒弟,娴熟地操纵着无人机,使其按照设定路线匀速往返播撒油菜籽。“比起人工播种,用无人机播种省时省力,300亩油菜田不到8小时就播完了。”尚年军坦言。

  在龙游县红清种粮专业合作社基地里,成片的油菜秧苗展现出勃勃生机,一旁正查看油菜秧苗长势的徐红清一脸喜悦。“10月初收割完水稻后,我就用新购入的油菜多功能条播机播种油菜,一天能播50亩左右,一点没耽误茬口。”他笑着说,条播机虽然播种效率比不上无人机,但均匀度好,可调节播种密度,兼具起垄、施肥、播种等多重功能。另外,他刚收割完最后一批大豆的地块,也准备再种一茬油菜。

  如何利用机械化手段做好茬口衔接是秋收冬种一大关键。记者从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农机化发展处了解到,除了机播油菜籽,我省聚焦油菜机械化移栽关键技术,在湖州等地组织开展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移栽技术对比试验,有效解决了前后茬口衔接问题。

  “油菜毯状苗移栽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我们将水稻插秧机上的水稻移栽台更换为油菜移栽台,像机插水稻一样机插油菜,预计每亩可节本增效100—200元。”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机信站站长李江涛表示,油菜毯状苗移栽机能实现多种土壤条件下油菜高密、高效移栽作业,一次性同步完成旋耕灭茬、开沟作畦、切缝移栽、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

  去年以来,我省聚焦农业“双强”,大力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共研制推出小型高速插秧机等农机新产品70台(套);进一步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新增各类农机装备6.5万台(套),农业“机器换人”步伐加快。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与数字化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0月,我省已将油菜毯状苗联合移栽机、窄履带低碾压联合收割机等机具纳入农机新产品购置与应用补贴试点,自走式油菜移栽机、窄履带低碾压联合收割机等相关分档中央补贴额测算比例将增至35%,大大提高经营主体的购机积极性。

  除了油菜,油茶也是我省重要油料作物。霜降过后,油茶果陆续丰收,浙江理工大学杜小强教授团队传来好消息——由该团队研发的跨式油茶果柔性振动收获机,作业效率比人工提高约13倍,每亩可降低人工成本约200元。

  “油茶花果同期、林分宜机化标准种植程度不高,是导致油茶果机械化采收难的主要原因。跨式油茶果柔性振动收获机跨越树体对树冠两侧同时击打,适用于缓坡地标准油茶林。我们还研发了适用于陡坡地油茶林的手持式柔性梳刷采打机,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二者均不受花果同期影响,可以提高采收效率。”杜小强表示,其团队将通过林机林艺深度融合,研发更多省时省力的农业机械助农增收。(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