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高晓晓
从1985到2025,四十载砥砺奋进,四十载见证辉煌。
40年前,《农村信息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破土而出,以笔为犁,以报为田,在广袤的之江大地播撒种子;40年来,我们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初心和使命,镌刻浙江农业农村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记录浙江农民翻天覆地的生活变迁,也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留下了“浙农宣”的奋斗印记。
今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也是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开局之年,让我们扬帆起航,笃定前行!
从“首家省级农民报”
到“全国先进”
1985年1月1日,改革开放方兴未艾,《农村信息报》乘着改革东风正式创刊,成为全国农业系统创办的首家省级农民报。
情系千万农家,心向广大读者。《农村信息报》创办后,把“三农”政策、市场信息、农业技术等送到乡村、送到农家,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20多年前,时任省委主要领导在淳安调研时,了解到农民最喜欢看《农村信息报》,作出指示:省里一定要集中力量办好一张面向“三农”的专业类报纸。这不仅是对报纸的期许,更是对“三农”事业的深情嘱托。
40年来,《农村信息报》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每年的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等重磅政策文件发布后,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全力传播好,用朴素真挚的语言阐释政策;每一次重大改革,无论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税费改革,还是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千万工程”实施、缩小“三大差距”,我们始终冲锋在前,记录“三农”发展,成为“三农”政策的“扩音器”、改革实践的“瞭望塔”、农民权益的“守护者”。
40年来,报纸历经数次改版。1987年第一次改版,由周刊改为周二刊,告别铅印,改为电脑照排、胶印;1994年第二次改版,由4开4版改为对开4版;2000年第三次改版,周二刊改为周三刊,大幅增加信息量和可读性;2002年第四次改版,由对开4版改为4开8版……一次次的转型升级,只为呈现“三农”最好的声音与故事
40年踔厉奋发,换来累累硕果。《农村信息报》获得全国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农民报系统先进单位、省优秀报纸等诸多荣誉。
从“田间地头”
到“农民心头”
“为农民发声”是每一位《农村信息报》人的信念与宗旨。40年来,一代又一代《农村信息报》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笔头记录乡村,足迹遍布浙江的山海江湖、田间地头。记者曾坐着“摩的”走乡串户,乘着夜色探访农舍,把每一篇报道、每一张照片,作为“三农”报人“为农民发声”的初心写照。
《农村信息报》将服务融入血液。本世纪初,针对偏远地区信息闭塞,农技服务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农村信息报》迅速开设《农民信箱》专栏,帮助农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短短一年,仅刊载供求信息就达650条,被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省“三农”报道优秀栏目。
40年来,读者也给予了无比信任和鼓励。今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泰顺县月蓝舍民宿负责人蓝学许回忆,在消息闭塞的上世纪末,他靠着一份褪了色的《农村信息报》,第一次了解到农村“致富经”,就此成为他创业“灯塔”。
四十载历史长河中,《农村信息报》点亮了省内外无数个“蓝学许”。
磐安县仁川镇政府工作人员陈高在来信中说,《农村信息报》既是学理论、学政策、长知识、谈体会的好园地,又是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好帮手,更是帮助农民致富的好参谋;龙游县庙下乡陈村村周水勤曾来信说,他经常把《农村信息报》介绍的农技知识剪贴分类,通过实践应用,成为一名农技员,订一份《农村信息报》,等于把技术学校办到了家里;来自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的钟秉方也表示:“我是一名分管农业的干部,10多年来一直是《农村信息报》的忠实读者,我经常把报纸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剪贴成册、传授给农户,效果非常好。”
为更好服务农民,从2004年开始,《农村信息报》先后推出了《浙江畜牧》《浙江农机》《浙江林业》《浙江海洋与渔业》等系列化专刊,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被报界称为做强专业报的成功探索。
从“信息助农”
到“数字赋能”
进入21世纪,《农村信息报》敏锐捕捉到数字技术变革,积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态势,从“一张报纸”扩展到“融媒矩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20多年前《农村信息报》电子报上线,到之后开通微信公众号(后与“浙江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整合),2019年开设抖音号,再到2021年上线“浙农号”新闻客户端,2025年开通“浙江农业农村”视频号……全媒体矩阵的构建,集成文字、图片、短视频、直播等功能,把“三农”故事讲得更加精彩。
2024年,报社编辑帮助农户及时解决沼虾养殖难题一事,10天获全网超1.76亿次关注点赞,得到时任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由此,《浙农帮帮团》栏目应运而生,一年间,开展现场服务400余次,总阅读量达数百万人次,实现了“政务+服务”的报道模式转型和拓展,也让报纸从“信息提供者”升级为“智慧服务者”。
40年,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云”,变的是传播方式,不变的是初心使命。从“信息助农”到“融媒发展”,《农村信息报》始终站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媒体融合发展最前沿,以“守正”为根,以“创新”为翼,实现从传统纸媒到全媒体的华丽转身,构建起“三农”信息传播的新生态。
四十正青春,感恩再出发。站在40周年的新起点,《农村信息报》将继续与浙江“三农”并肩前行,用报道成就共富路,用服务点亮振兴梦,在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新征程上贡献更多宣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