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益君/文
在我们家,老爸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总有着化平凡为神奇的力量。
20世纪80年代,老爸在县农机站当技术员。那时我刚上初中,每到暑假就跟着他去维修农机。记得有一次遇到一台老式柴油机,曲轴磨损严重,按常规必须返厂大修。老爸却琢磨出一套“土办法”:他用油石手工研磨轴颈,自制垫片调整间隙,最后竟让这台“老爷机”重新欢唱起来。领导听说这事后,来到车间,看着轰隆作响的机器直摇头:“这不符合操作规程啊。”老爸却笑呵呵地指着墙上“艰苦奋斗”的标语说:“咱们共产党员办事,就是要因陋就简、变不可能为可能”。
后来,我考入省城的技校,专攻农机维修专业。每当放假回家,老爸总是迫不及待地拿起我的笔记本,一页页地仔细翻阅,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嘴角上扬,那神情仿佛在阅读一本珍贵的宝典。有一年冬天,老爸到省城办事,冒雪来到学校,送给我一本发黄的《农机维修案例集》。那本案例集,是老爸20多年来一点一滴记录下来的各种农机维修中的“疑难杂症”。我接过来,只见扉页上工整地写着雷锋的一句名言:“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我知道老爸的用意,这是在提醒我今后怎样“做事做人”。
1998年抗洪抢险,老爸带着突击队三天三夜没合眼,抢修抽水机。当浑浊的洪水终于退去,他累得直接睡在泥地里,手里还攥着扳手。那年他被评为全省抗洪模范,奖状拿回家时,他却偷偷塞进抽屉最底层。直到去年整理旧物,我才发现那张已泛黄的奖状。
在老爸的言传身教下,我的维修技术也日益精湛。一天,五保户王奶奶家的电风扇不转了,请老爸去给她看看,老爸随口说让我去。到了王奶奶家,连把螺丝刀都没有。我正要打退堂鼓回家,老爸正好进门,说:“知道你毛毛糙糙没带工具,我送来了。”
回家的路上,老爸指着晚霞说:“儿子,你看那太阳,把自己燃尽了还要给大地留点余热。咱们共产党员,就得有这份心。今天让你给王奶奶修风扇,目的就是让你明白‘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如今,老爸退休在家,却比上班时还忙。谁家水管漏了、电路坏了,总能看到他拎着工具包的身影。去年“七一”,社区党支部请他讲党课,75岁的老人不用讲稿,把延安精神讲得清清楚楚,让年轻党员听得热泪盈眶。散会后,我看见他小心擦拭着胸前的党徽,那专注的神情,就像在呵护一颗跳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