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松
瓯江水映一村幽,野渡船横客若流。近日,记者来到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大港头村,这里是“古堰画乡”景区的一部分。只见江面波光粼粼,两岸绿意盎然,几艘草棚船点缀其间,偶有白鹭停落在船上,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岸边,不少画家正提笔作画。
然而,20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种景象——木材加工作坊林立,木屑纷飞、污水横流……在“千万工程”引领下,村“两委”下定决心,从2005年起,先后多次开展环境集中整治,关停了一批“脏乱差”的木制品加工企业,让久违的田园风光重现。
说起如今的大港头村,村民们三句不离“画”字。在当地村民眼里,画不仅仅是让人陶醉的艺术,也是充实腰包的营生,更是兴村富民的产业。
“画乡一条街”就坐落在大港头村,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眼下仍保持着清代建筑的风格。就是在这里,闻名于世的法国“巴比松”画派与当地乡土风情水乳交融,孕育出极具当地特色的丽水“巴比松”风格。20年来,毕加索、达利等国际著名画家的作品先后在此亮相,一个个重磅画展接踵而至。
在位于大港头镇河边村的浙江尚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一批即将发往欧美国家的手绘油画整齐摆放在大厅里,公司负责人陈瑶平正在清点。这位返乡创业青年将数字化和产业化思维带入大港头的“村画”,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建立订单式标准化创作流程,带领农民画师把创意“变现”。当地的手绘油画已远销欧美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以往大港头村的画廊都是各自经营,现在我们通过订单模式把他们整合在一起,从而打开了海外批量供应的销路。”陈瑶平介绍说。
如今,大港头村已有126家文创工作室和画廊入驻,300余家院校建立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年接待写生者超10万人次,油画年产值达1.2亿元,吸引300多名青年入乡创业。
大港头村的画笔不仅绘出了自身振兴的画卷,更是带动周边的石侯、北埠、南山、河边、利山等5个村一道勾勒出共富图景。站在石侯村千亩连片生态茶园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志东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小茶园、小作坊,村集体靠茶园收租,每亩租金100元不到。”自打2022年以大港头村为核心的6村片区组团形成之后,一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好戏正式上演。石侯村整合500多亩山地资源、北埠村拿出建设用地“拼团”、利山村改造闲置厂房“入伙”、大港头村的画家们以设计创意“搭把手”……如今,生态茶园的茶叶加工厂带动了片区100多人就业,带动茶农户均年增收超5万元,茶园租金也涨到每亩500元。
除了油画和茶产业,大港头片区的旅游产业同样绽放光彩。以大港头村“古堰画乡”景区和“艺术度假”IP为主卖点进行引流,利山村将百亩莲花田升级为文化体验基地,延伸出荷叶制粽、莲藕制粉等传统民俗体验;河边村打造山海猩球动物园吸引亲子旅游团。“我们以S328最美省道、瓯江生态航道、画乡绿动步道串联片区6个村,共享古堰画乡旅游度假区的流量红利,进一步把‘流量’转化成‘留量’。”大港头镇党委书记叶予序介绍。如今,该片区每年吸引游客突破180万人次,游客逗留时长从原来的平均2小时延长到平均3.5小时,年均餐饮住宿消费较组团前提升40%。
“一核带五村,一艺兴三业”,成为大港头片区组团发展的真实写照。2024年,片区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超450万元,较抱团前增长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