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工作指引发布

农村信息报 2025年02月15日 沈龙

  日前,我省出台《浙江省驻村帮扶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驻村帮扶工作重点任务,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和驻村工作组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找准工作职责定位。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要认真履行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员、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辅导员、群众信访调解员、富民强村服务员、民主制度监督员、组织建设督导员等职责,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中,充分发挥支持和帮助作用,调动村级班子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帮办不代替、到位不越位。省市县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所在单位要组建驻村工作组,组长由派出单位相关负责人担任,健全“一人派驻、全单位压上”机制,每年到村不少于2次,帮助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有效开展驻村工作。

  建立任期承诺制度。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要在深入开展村情民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驻村工作目标、年度计划、推进措施,报乡镇(街道)和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审核。要向村民公开作出目标承诺、干事承诺、廉洁承诺,定期晾晒承诺兑现情况。

  抓好创新理论宣讲。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要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宣讲,宣传好贯彻好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教育引导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协助建强村级班子。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要积极配合乡镇(街道)党(工)委抓好村级组织建设,帮助村干部提升能力本领,推动村班子建立健全决策议事、民主公开、村务管理监督等制度,帮助整转后进党组织,规范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注重从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村致富能手、返乡大学毕业生中培养发展党员,培育储备村级组织后备力量。

  落实惠民共富项目。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和驻村工作组要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提升环境风貌、改善基础设施、丰富文化生活等,根据派驻村资源禀赋,帮助做好“土特产富”文章,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文化创意、运动康养等新型业态,在任期内谋划实施1个以上留得下、可持续的惠民共富项目,努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实施成效作为任期考核重要内容。

  加强乡村人才培养。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主动结对联系乡村在外优秀人才,推动青年入乡发展,吸引农创客、乡村职业经理人等现代“新农人”到农村创业创新。

  密切联系服务群众。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要扎实开展“包网入户”行动,任期内走遍派驻村所有农户1轮以上,做到重要会议必到、重大活动必到、急难险重任务必到,村里的困难家庭必访、危重病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必访,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自觉与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严守驻村工作纪律。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要沉在村里专心干事,不承担派出单位工作,严格落实考勤、请销假、请示报告等制度。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不得在所驻村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不得违规收受礼品和所驻村发放的各种补贴,不得违规参与吃请,不得参与有损党员干部形象的各项活动。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