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张枥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宁波市向“种”图强,积极推进高水平种业强市建设,打造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企融合、育繁推一体的现代种业体系。目前,该市累计通过国家审定新品种27个、省级审定(登记)品种291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58个,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6家次,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种业振兴 夯实根基
“双季稻总亩产新纪录!早晚稻加起来最高亩产1585.54公斤、百亩方平均亩产1577.09公斤!”去年11月,我省迎来丰收喜讯,夺得桂冠的品种正是有浙江“超级稻”之称的“甬优1540”。
“甬优”系列杂交稻品种,来自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甬优’是我省第一个在本省及上海、江苏、湖北等多个省份大面积种植的广适型籼粳杂交稻品种,不仅刷新了多地最高产量,更是创下了11项‘浙江农业之最’高产纪录,‘甬优1540’连续三年入选国家粮油主导品种。目前,‘甬优’系列杂交稻种子累计推广面积8300余万亩,累计增产63亿公斤以上,增加经济效益超168亿元。”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走进宁波种业生产基地,处处是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长期以来,宁波种业科研团队的足迹遍布全国,育成的98个杂交稻组合成为我国迄今推广面积最大的籼粳杂交稻组合,年推广面积达200多万亩,为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近年来,宁波市大力推进育种攻关,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行动,粮食育种水平尤其是杂交水稻育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科技攻关 “芯”光闪耀
走进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门前的“大西瓜”雕塑格外引人注目。“自2012年成立起,我们就致力于研发农民好种、种后好卖的瓜菜好种子,把种业安全牢牢把握自己手里。”总经理薄永明介绍,微萌种业是一家瓜菜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公司实验室亦被列入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微萌种业研发的“美都”西瓜种子亩产值超万元,近5年来推广了420万亩,带领超2万名农户增收。
“培育一粒良种是极其困难的,需要从成千上万的组合中优中选优,育成的品种还要反复试验多年,再经多点多年测试,这个过程可能是10年、几十年。”薄永明感慨道,“种子代表着希望,我们只有掌握种子的培育技术,才能端稳饭碗,不被‘卡脖子’。”
微萌种业的发展历程是宁波种业振兴的一个缩影。去年,宁波除了双季稻破纪录,“甬岱1号”大黄鱼也入选全省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听到这个好消息,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万土面露喜悦。“今年培育‘甬岱1号’苗种4000多万尾,主要销往舟山、宁波、台州、温州、福建等地。”徐万土介绍,“甬岱1号”是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联合宁波大学、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从宁波近海野生大黄鱼群体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作为全省最早繁育大黄鱼苗种的企业,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的育苗池里游弋着岱衢族大黄鱼、赤点石斑鱼、翡翠斑等10多种海水鱼类。“一个品种‘上新’需要时间和技术,更需要不断地试验和优化。”徐万土介绍,早在20世纪90年代,公司便开始繁育大黄鱼苗种,这些年通过产学研紧密协作,育繁推一体化,把苗种“芯”握在手里,相继繁育出岱衢族大黄鱼、小黄鱼、银鲳、鬼鲉、梅童鱼等26个品种,成为省内海水鱼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原良种亲鱼库。记者从宁波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2024年底,宁波市累计推广供应“甬岱1号”苗种5亿尾,养殖岱衢族大黄鱼产品6.5万吨,新增产值39亿元。
种业强市 融合创新
“除了有集团龙头带,中小企业链群配,政府也为种业创新‘保驾护航’。”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宁波市先后出台《种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建立种子种苗政策性保险制度等,形成了“1+10”的种业政策体系,市县两级共落实种业发展资金2亿多元,撬动社会资金超10亿元。
保的同时,宁波市利剑出鞘做好“护”。2021年以来,该市成功破获“甬优”杂交水稻系列知识产权侵权案件。2022年,全国首个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在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宁波市对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有效地维护了种业市场秩序,打造了种业创新的健康环境。
创新之路,人才不可或缺。近年来,宁波市联动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共建研发中心,开展联合育种。组建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11个,建设水稻、瓜菜、畜牧、水产等育种团队66个。积极促进创新人才向种业企业集聚,鼓励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种业经营管理人才、科研人员,保留原有身份创办领办种业企业。建立人才引育机制,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6人,博士以上人才350人,院士4人。“人才是创新的源头活水,我市致力于壮大一支种业甬军。”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小种子,大梦想。如今,宁波良种遍及全省走向全国,“甬甜”系列甜瓜在新疆库车推广2万亩;大黄鱼苗种打入福建宁德等大黄鱼主产区;浙东白鹅在省内龙泉、兰溪等地推广60万羽,在四川凉山、贵州普安等地推广200万羽,同时助力宁波对口帮扶的吉林延边、贵州黔东南州等地农户增收……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一颗颗“金种子”在共富路上闪闪发光。
“下一步,宁波将继续壮大现代种业产业集群,提升种业企业的制种规模,持续释放其联动带动潜力,实现种业研创、服务、展示等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宁波种业强市建设,打造宁波现代种业新体系。”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