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沈璐兰
在刚刚闭幕的省“两会”上,众多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金点子”。
让农业更智慧产业更富民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进一步吹响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冲锋号”。
省人大代表、桐乡市乌镇镇陈庄村党总支书记蒋小民这次带来的议案聚焦推进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他说,近年来,我省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据资源整合,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培育专业人才队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速智慧农业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进程,更好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省人大代表、泰顺县雅阳镇和平村党支部书记季永机此次带来了有关加强扶持乡村经济的议案。“‘千万工程’实施20多年来,浙江农村发生了精彩蝶变。我在调研中,走访了浙南多个农村,都是青山绿水、环境整洁、宜居宜游。”季永机说,“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其中一块重要工作就是要把小农户带动起来,拉动乡村经济发展,让更多人才乐意回到乡村,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对此,季永机建议加强对小农户的扶持力度,推动农民返乡创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让更多优质土特产走出乡村。
更好发挥“地标”农产品和农业保险作用
省人大代表倪晓军是兰溪市前余杨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此次带来了两个议案。“一是关于科学利用林地空间用于发展杨梅等经果林,二是促进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和利用开发,推动富农强村。”他告诉记者。
倪晓军说,杨梅是兰溪的特色农产品,他建议,科学划定天然林保护范围,保障经果林发展空间,更好促进山区林农增收致富。
“近年来,浙江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和利用开发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地标’农产品富农路径。”倪晓军建议,应出台一揽子“地标”农产品政策文件,对“地标”农产品资源优势好、开发利用潜力大的地区给予优先支持,更好推动富农强村,缩小“三大差距”。
省政协委员、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钦韩芬今年准备了两份提案,其中一份是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建议农业保险产品要兼顾农户收益保障与保险公司可持续运营,农业保险的理赔标准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农业领域专家、种植大户、农户等共同协商确定,确保理赔标准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让农业保险真正为‘三农’保驾护航。”钦韩芬说。
加大现代“新农人”培育和“共富走廊”建设力度
在省“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农创客培育、建设“共富走廊”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临近春节,不少朋友都要购买年花,大家来看看这株朱顶红的蜡球花,寓意‘注定红’。有了蜡球以后,即使不浇水、不施肥也能生长3个月。”在会场上,省政协委员、宁波鄞州姜山归本水稻农场负责人汪琰斌向其他委员推荐起了宁波市北仑区农创客戚幼囡培育的花卉产品。他说,农创客是一个集体,要互帮互助,发挥农创客有知识、有闯劲的优势,在共富舞台上大显身手。
汪琰斌建议出台更多面向现代“新农人”的政策,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业类人才认定体系,联合农业龙头企业和高校等,打造“产教融合”的培训、生活保障基地,让更多青年入乡发展。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内容,让省政协委员、开化县大溪边乡上安村党支部书记余雄富倍感振奋。今年,他的提案围绕建设“杭州—淳安—开化”高速公路“共富走廊”展开。
“开化和淳安作为山区县,农业资源丰富,要把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余雄富说,“杭州—淳安—开化”高速公路不仅是一条公路,更是一条“经济走廊”。他相信,高速公路开通后,一定能推动浙西山区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对此,余雄富建议出台专项政策,支持“杭淳开”高速公路沿线乡镇和农村加快发展,通过对沿线乡镇基础设施、村庄提升、产业布局等进行统一规划、招商和建设,集成政策、人才、技术等要素,形成当地特色产业集群优势,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