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只柚的香甜秘诀

农村信息报 2024年11月09日 李松

  □本报记者 李松

  文旦因其肉质鲜嫩,化渣汁多,味浓清香的独特品质,曾创下全国柚类评比“八连冠”的壮举,拥有“中华第一柚”的美称,是玉环的“拳头土特产”,其产值约占该市农业总产值的40%。近日,记者赴玉环走访,品味文旦的这一抹香甜。

  种植有道 量质双优

  眼下,玉环文旦已进入丰收时节。在位于玉环漩门湾湿地公园的玉环市楚北农场,基地里弥漫着文旦的清甜果香。文旦树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硕大的果实,打开套在外面的袋子,露出金黄的果皮。“今年的气候很适合文旦生长。”看着基地里一派丰收景象,农场负责人王礼芳喜上眉梢。

  记者了解到,王礼芳种文旦已有30多年,基地面积80余亩,共有2000余棵文旦树,预计有40万公斤左右的产量,而且大多数是1.5-2公斤的大果,裂果率低。

  “我们种的文旦果大味甜,吸引了不少北京、上海、杭州的老客户,少的数千斤,多的数十万斤,不少老客户还提前付了订金。预计有很好的收成。”王礼芳告诉记者。

  “今年主产区晚熟文旦产量比去年增长8%,裂果率同比降低35%,是近十年来收成最好的一年。”玉环市文旦特产服务中心主任耿芳向记者介绍,目前,该市文旦种植面积约2.9万亩,年产量2.7万吨,产值达3.5亿元。

  文旦的连年丰收离不开种植技术的精益求精。玉环市着力推进玉环文旦标准化种植,共形成国家标准50项、行业标准14项,助推苗木种植、优品培育等生产全过程技术升级。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复同意设立一批“科技小院”,玉环文旦“科技小院”榜上有名。该小院将引进浙江大学柑橘专家团队,针对以黄龙病为代表的文旦病虫害、生态种植等方面展开研究。

  销售有方 丰年价高

  文旦的丰收季也是销售旺季,像王礼芳这样有自己固定销路的果农仅是少数,集中分销往往是大多数果农的首选。在位于清港镇樟岙村的玉环市樟农果蔬专业合作社,成吨的文旦堆积成山,负责人褚利明正组织员工,进行文旦分拣、打包、快递,一派忙碌景象。“今年文旦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果形漂亮,香味很足。”她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有来自周边村庄、乡镇的大量文旦运到合作社进行集中销售。

  分拣是文旦销售的第一道关。随着机械轰鸣声响起,合作社长达20多米的“文旦采后测糖分拣线”开始工作,文旦通过传送带自动清洗,随后进入红外线扫描区域称重和含糖量测量,再综合以上数据按照设定程序自动分类。整个分拣过程仅耗时3分钟,工人只需在文旦清洗、分类结束后进行辅助分拣和收果即可。

  “每年的文旦销售旺季,我们每天需分拣5万公斤的文旦销往全国各地,光靠人力的话,不仅效率低,成本也高。”褚利明告诉记者,自从2022年她花费100多万元引进流水线以来,原本需要30多人的分拣工作如今仅靠10多个人就可以完成,同时还弥补了人工无法高效测糖的缺陷,这使得果农可以提前了解自家文旦的口感品质,掌握销售主动权。

  记者注意到,尽管玉环文旦丰收,却没有像别的农产品一样出现“高产低价”现象。“今年文旦收购价平均每公斤在12-14元,是近几年最高的。”褚利明告诉记者,这要归功于文旦电商业的发展。据了解,玉环为开拓文旦线上销售渠道,创新构建文旦电商“337”模式,即聚焦个体农户、待业村民、大学毕业生“3”类人群培养电商人才,以直播场地免租金、仓储冷库低租金、快递物流降本三成“3”大福利扶强电商,并且引进专业电商运营团队,从流量扶持、主播孵化、代运营等“7”个维度赋能电商。截至目前,累计培育电商经营主体300余家,文旦线上销售比例已接近30%,带动农户月均增收3000余元。

  延链有招 挖掘潜力

  “新进直播间的朋友可以看下我们这款文旦汁,有文旦独有的清新柚香……”在位于玉环浙江国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直播室里,工作人员正对该公司的主打产品——文旦汁进行介绍。

  “这款文旦汁,是我们研发团队历时4年,不断优化调整配方,打造出的一款特色产品。”公司副总经理应敏燕告诉记者,今年4月,公司斥资1000多万元打造了文旦汁生产线。经过冷冻的文旦通过清洗、剥皮、调配、高温杀菌、装罐等一系列流程,摇身一变成了鲜甜爽口的果汁饮料。

  尽管文旦汁目前的零售价是每瓶(280毫升装)10元,定价不低,但其良好的品质和独特的清甜口味使得这款产品刚推出便大受欢迎,订单源源不断。“我们的生产车间目前保持每天生产6000瓶的产能,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了。”应敏燕自豪地告诉记者,文旦汁凭借其精湛的工艺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前不久刚结束的2024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金奖。

  说起为什么会想到做文旦深加工,应敏燕滔滔不绝地说道:“玉环文旦产业之前以售卖鲜果为主,对卖相的要求很高。对于一些品质良好、品相却达不到销售标准的果子,农户要么选择低价贱卖,要么丢弃,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我想做文旦深加工,让这些品相稍差的果子也有‘用武之地’。”据介绍,公司先后和200多户果农签订文旦收购协议,还提供就业机会,预计农户年增收超100万元。

  “本来文旦一年只有一季,通过深加工,让人们一年四季、随时随地都能品尝到文旦的清甜滋味。”应敏燕说,接下来,公司还将继续深挖文旦所蕴含的商机,延伸出更多文旦产品。目前,除了“网红产品”文旦汁以外,头脑活络的玉环人还开发了文旦精油、文旦香水、文旦酥、文旦沐浴露等产品,为文旦的深加工探索更多可能性。

  除了吃,玉环还在“玩”上大动脑筋。该市连续20余年在文旦丰收季举办“玉环文旦节”品牌节庆活动,进一步为玉环文旦引流。仅2023年文旦节期间,就接待游客超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28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接续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延伸农产品深加工链、培育农耕主题旅游新业态,通过资金、技术、品牌、创意等要素融通发展,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促进文旦产业链提质增效。”玉环市农业农村与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