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农村信息报 2024年10月26日 沈璐兰

  □本报记者 沈璐兰

  当前,低空经济成为大家关注的高频词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在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新型赛道之一,正以蓬勃之势释放出产业发展的更多“新空间”。

  近日,记者深入浙江多地,见证低空经济如何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开启一场“空中革命”。

  无人机引领生产变革

  眼下,浙江晚稻进入收割期。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新联村的“飞手”周高飞告诉记者,得益于植保无人机的广泛应用,现在种粮不仅高效还环保。今年,他为周边农户提供无人机播种、飞防等服务累计1.28万亩次。“植保无人机采用高精度GPS导航和智能喷洒系统,可准确无误地对作业地块进行雾状喷洒作业,大幅减少打药所需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减少了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周高飞说。

  除了植保,无人机在农业运输、测绘、物流等领域也显露了锋芒。今年杨梅丰收季,仙居县利用无人机将杨梅送下山,成功把运输时间从半个多小时缩短至两三分钟,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减少杨梅在运输过程中因颠簸造成的损耗;平湖市千瑞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则利用无人机开展农业测绘服务,覆盖嘉兴市5个县(市、区)及诸暨市,面积超100万亩,全年服务产值400多万元;桐庐县发挥民营快递优势,构建起乡村低空物流网络,打造了“即时响应+无人机运输+上门送达”的低空末端配送网络新模式,现已形成中通、韵达等7条无人机航线,实现山区、农村场景“最后一公里”低空物流常态化应用。

  ‌从植保到施肥,‌从巡田到运输,这些应用场景展示了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性、高效性,也为我省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动能。“无人机因灵活小巧、精准智能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大展身手,不断显现出作业效率高、节工省本等优势。”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双强”专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共拥有各类农用无人机近7000架。

  “空中竞赛”蕴涵大产业

  当前,在市场供求端的引领之下,低空经济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加速融入我省农业农村领域的多个方面,并以极强的渗透力开启了一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空中竞赛”。

  台州市椒江区建有我省首条陆岛联运无人机物流航线,运载冰冻大黄鱼的无人机从台州大陈岛望夫礁起飞,半小时内就能抵达台州湾新区机场,再打“飞的”销往全国。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这趟航线中,无人机不依赖跑道,能垂直起降起飞,且抗风性强,大大提高了冷链设施运输效率。

  “5G-A”又被称为“5.5G”,在提供通信服务的同时能够实现全域、高精度的低空感知。目前,舟山市与上海市之间已经实现了百公里级5G-A通感一体跨海航线低空网络覆盖,让无人机远途运输海鲜成为现实。“一般情况下,舟山市的海鲜由货船运输至上海市需要3小时,如今通过无人机远途运输,近百公里的路程1小时就能直达上海。”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规划技术部工作人员介绍。

  当前,我省多个沿江沿湖地区正积极探索和发展低空观光体验项目,为当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的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当地创新推出飞行体验、高空跳伞、热气球之旅的低空项目,掀起了一股新兴潮流;在文成县,游客们可搭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穿梭在海拔600米山顶之上的湖水峡谷间,尽情体验绿水青山的壮丽景色;新昌县打造了十九峰片区等9条“空中唐诗之路”低空旅游线路,累计承载游客8000人次,有力带动片区农家乐、民宿等乡村休闲产业发展。

  低空经济蓄势腾飞

  如今,在全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产业链正向市县(市、区)布局扎根。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如德清县在全省率先建立县域遥感监测影像常态化采集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域数据采集,获取覆盖全县的0.05米级无人机影像,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影像,精准监测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可为全县10多个遥感监测场景每年节省资金约2000万元。

  衢州市创新发展集秸秆焚烧、森林火灾、农村违建、农村垃圾乱堆放等多项监测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飞一次”智慧巡检模式,目前已覆盖全市14个乡镇255个行政村,日均巡检200余架次,更好地服务了乡村基层治理。

  台州市则建立了中国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首家华东地区(浙江)无人机操控员考培一体化基地,通过加强与低空服务、无人机销售企业的合作,推动当地低空经济发展。

  “我县将加快形成以低空物流整体解决方案为牵引的产业生态系统,力争到2027年,建成全国低空智慧物流总部经济新高地,乡村物流配送航线突破100条,年货物配送量突破5000吨,每年节约物流配送成本千余万元。”桐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2018年植保无人机纳入中央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目录以来,我省持续发挥补贴政策杠杆作用,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近3年,我省累计补贴3891台,补贴资金达4240.8万元。”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继续开展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购置补贴,并坚持数字赋能,鼓励北斗、5G、AI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农机装备融合,加大无人驾驶、自动感知、智能终端等数字化装备推广力度,加速开拓低空经济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