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松
在仙居县湫山乡杨岸村,有一个“宝库”众人皆知,就是村里的天然恒温酒窖。这是仙居县目前唯一一个窖藏杨梅酒酿制基地,收藏着古杨梅酒60余吨。
仙居有着1000多年的杨梅种植历史,杨岸村是仙居杨梅的发源地,也是仙居古杨梅群保存体量最大、保护最完整的一个村,共有200年以上古杨梅树3200余棵。“我是土生土长的杨岸村人,对这里的古杨梅树有很深的感情,这也促使我想让古杨梅群发扬光大。”杨春林感慨道。
时间拨回到2005年,在“仙居杨梅”火遍大江南北时,古杨梅却濒临淘汰,市场上只能卖几毛钱一公斤,古杨梅树也濒临荒废甚至被砍伐。见此情景,杨春林毅然离开了待遇优厚的杭州国企,回到杨岸村,致力于重振家乡的古杨梅产业。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我带着家乡的古杨梅参加各种类型的推介会,但无人问津。”杨春林回忆道,古杨梅鲜果的酸度相较东魁杨梅与荸荠杨梅更高,很难受到市场青睐,但他发现,用古杨梅酿造的杨梅酒却比其他品种杨梅更纯正、更香醇,口感更佳。
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扬长避短。“我们和农业农村局的专家一起坐下来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了古法酿制古杨梅酒这条路子。”杨春林说,于是他牵头成立了古梅树杨梅专业合作社,用时一个月打理出一个300多亩的古杨梅示范林,并贷款100多万元,创立了古杨梅树酒业有限公司,以高出当时市场价3倍的价格收购梅农手中的古杨梅鲜果,用于酿制古杨梅酒,大大解决了当地梅农面临的鲜果销售难问题。“乡亲们发现果子有销路了,便开始主动打理自己的古杨梅林。去年,我们村的古杨梅收购量已突破20万公斤。”杨春林自豪地说。截至目前,村里共有65户梅农加入了古梅树杨梅专业合作社。
杨春林介绍,通过转变零散农户种植经营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大户带散户,基地带农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古杨梅鲜果品质,打响古杨梅酒品牌。通过几年的努力,杨岸村年产杨梅酒达50余吨,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年销售额比创办之初增长近25倍,达到500多万元,古杨梅的收购价最高达到20元/公斤。如今,古杨梅树变成了村民们增收的“致富树”,2021年1月,杨春林被评为第四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
“这不只是一颗杨梅,而是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仙梅’。我们有责任挖掘仙居古杨梅的历史文化价值,讲好这些‘活化石’的故事。”随着古杨梅酒产业日渐壮大,杨春林的目光投向了古杨梅的内在价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应运而生。
2018年6月,杨岸村古杨梅林公园正式开园,园内古杨梅树有1500株,最长树龄达1000多年,最高单株产量达1000公斤。每当六月杨梅成熟时,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采摘。
“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是先民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杨春林向记者介绍,杨梅与茶树间作混栽,其间有土蜂穿梭、仙居鸡奔走,构成了“梅—茶—鸡—蜂”互利共生的山区农业复合生态种养模式。2023年11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杨岸村古杨梅产业的发起人,杨春林是其中重要的推动者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以获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契机,在继续深耕古杨梅酒产业的同时,以古杨梅树保护、杨梅罐头等衍生品生产、古杨梅林旅游开发的融合发展思路,继续深化仙居古杨梅产业的振兴之路。”杨春林对杨岸村古杨梅产业的未来充满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