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本报讯 今年,你吃到“仙居杨梅”了吗?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今年“仙居杨梅”的销售依然相当火热。当地引领梅农从果园走进直播间,用直播开启“仙居杨梅”云销售时代,多名村播“月销万元”。
仙居杨梅种植源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当代,其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多年来,仙居县委、县政府通过实施优质品牌战略、壮大基地规模、建设专业市场、推行标准化生产等“硬核”举措,全力奏响打造杨梅品牌最强音。
近年来,“仙居杨梅”证明商标已在美国、法国等13个国家成功注册,并先后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地理标志认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无论是种植规模、产量、产值还是商品化处理能力、品牌效应、市场占有率,均走在全国杨梅产区前列。其品牌价值已达20.67亿元,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杨梅类中位列全国第一。
记者从仙居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仙居共有10万梅农,50多个杨梅村,500多家杨梅专业合作社。今年全县杨梅种植面积达13.8万亩,产量近10万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更好地做好今年杨梅销售工作,仙居积极开展百名村播达人培育行动,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强化合作,邀请电商直播团队,对广大梅农进行电商直播培训,引领梅农从果园走进直播间。到目前,该县已初步培育村播500多人。
销售走上“新路”,安全关更要守牢。今年,仙居县制定了《仙居杨梅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切实明确了“主体、属地、部门”三方责任。“我们像珍视生命一样重视杨梅产业,像呵护眼睛一样保护‘仙居杨梅’品牌。”仙居县委副书记、县长颜海荣介绍,当地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组建了一支质量监管员队伍,到山间地头、企业市场对杨梅品质安全进行全程化监管。
前不久,仙居举办了第23届杨梅节,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模式,开展凌晨杨梅采摘直播、市场销售直播、“网上农博——仙居馆”开馆仪式、天猫正宗原产地“仙居杨梅”项目揭牌、百人直播等品牌营销活动,进一步扩大仙居杨梅品牌影响力。
多管齐下,久久为功。眼下,“仙居杨梅”的品牌拓展之路正越走越宽。“今年,我县要狠抓杨梅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争创省级农产品(杨梅)标准化示范县。”仙居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大力推进梅园设施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借力数字赋能,进一步擦亮“仙居杨梅”这块金字招牌。